From 0c4c27b0b759a2efe7e5e4f0a865ff6065af1813 Mon Sep 17 00:00:00 2001 From: Aaron Date: Fri, 5 Sep 2025 11:10:25 +0800 Subject: [PATCH] =?UTF-8?q?09-05-=E5=91=A8=E4=BA=94=5F11-10-25?= MIME-Version: 1.0 Content-Type: text/plain; charset=UTF-8 Content-Transfer-Encoding: 8bit --- 02.面向对象/04.封装与多态.md | 73 +++++++++++++++++++++++------------- 1 file changed, 46 insertions(+), 27 deletions(-) diff --git a/02.面向对象/04.封装与多态.md b/02.面向对象/04.封装与多态.md index 900c0fe..b32fa8c 100644 --- a/02.面向对象/04.封装与多态.md +++ b/02.面向对象/04.封装与多态.md @@ -5,7 +5,10 @@ python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:继承,封装,多态。 1. **封装**: 把很多数据封装到⼀个对象中. 把固定功能的代码封装到⼀个代码块, 函数, 对象, 打包成模块. 这都属于封装的思想. 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. 比如. 你写了⼀个很⽜B的函数. 那这个也可以被称为封装. 在⾯向对象思想中. 是把⼀些看似⽆关紧要的内容组合到⼀起统⼀进⾏存储和使⽤. 这就是封装. 2. **继承**: ⼦类可以⾃动拥有⽗类中除了私有属性外的其他所有内容. 说⽩了, ⼉⼦可以随便⽤爹的东⻄. 但是朋友们, ⼀定要认清楚⼀个事情. 必须先有爹, 后有⼉⼦. 顺序不能乱, 在python中实现继承非常简单. 在声明类的时候, 在类名后⾯添加⼀个⼩括号,就可以完成继承关系. 那么什么情况可以使⽤继承呢? 单纯的从代码层⾯上来看. 两个类具有相同的功能或者特征的时候. 可以采⽤继承的形式. 提取⼀个⽗类, 这个⽗类中编写着两个类相同的部分. 然后两个类分别取继承这个类就可以了. 这样写的好处是我们可以避免写很多重复的功能和代码. 如果从语义中去分析的话. 会简单很多. 如果语境中出现了x是⼀种y. 这时, y是⼀种泛化的概念. x比y更加具体. 那这时x就是y的⼦类. 比如. 猫是⼀种动物. 猫继承动物. 动物能动. 猫也能动. 这时猫在创建的时候就有了动物的"动"这个属性. 再比如, ⽩骨精是⼀个妖怪. 妖怪天⽣就有⼀个比较不好的功能叫"吃⼈", ⽩骨精⼀出⽣就知道如何"吃⼈". 此时 ⽩骨精继承妖精. -3. **多态**: 同⼀个对象, 多种形态. 这个在python中其实是很不容易说明⽩的. 因为我们⼀直在⽤. 只是没有具体的说. 比如. 我们创建⼀个变量a = 10 , 我们知道此时a是整数类型.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程序让a = "hello", 这时, a⼜变成了字符串类型. 这是我们都知道的. 但是, 我要告诉你的是. 这个就是多态性. 同⼀个变量a可以是多种形态。 + +3. **多态**: Python 中的多态是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,它允许不同类型的对象对相同的消息(方法调用)做出不同的响应,从而使用统一的接口处理不同的对象 + + 。这种机制显著提高了代码的灵活性、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。 ## 封装 @@ -47,39 +50,55 @@ obj2.detail() ## 多态 -多态,同一个对象,多种形态。python默认支持多态。 +### 通过继承与方法重写实现多态 -python中有一句谚语说的好,你看起来像鸭子,那么你就是鸭子。 -对于代码上的解释其实很简答: +这是实现多态最直接的方式。子类继承父类并重写其方法,从而提供特定的实现。当调用方法时,实际执行的是子类中重写的方法 ```python -class A: - def f1(self): - print('in A f1') - - def f2(self): - print('in A f2') +class Animal: + def speak(self): + raise NotImplementedError("子类必须实现此方法") # 父类定义方法接口 +class Dog(Animal): + def speak(self): # 子类重写方法 + return "Woof!" -class B: - def f1(self): - print('in B f1') - - def f2(self): - print('in B f2') - -obj = A() -obj.f1() -obj.f2() +class Cat(Animal): + def speak(self): # 子类重写方法 + return "Meow!" -obj2 = B() -obj2.f1() -obj2.f2() -# A 和 B两个类完全没有耦合性,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却统一了一个标准。 -# 对相同的功能设定了相同的名字,这样方便开发,这两个方法就可以互成为鸭子类型。 +# 多态的函数 +def animal_speak(animal): + print(animal.speak()) # 统一接口调用 -#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:str tuple list 都有 index方法,这就是统一了规范。 -# str bytes 等等 这就是互称为鸭子类型。 +dog = Dog() +cat = Cat() + +animal_speak(dog) # 输出: Woof! +animal_speak(cat) # 输出: Meow! +``` + +### 通过鸭子类型实现多态 + +Python 的鸭子类型(Duck Typing)是一种动态类型风格,它不要求对象继承自特定类,只关心对象是否具有所需的方法或属性(“如果它走起来像鸭子,叫起来像鸭子,那么它就是鸭子”) + +```python +class Duck: + def quack(self): + return "Quack!" + +class Person: + def quack(self): # 无需继承特定类,只需有 quack 方法 + return "I'm quacking like a duck!" + +def make_it_quack(thing): # 函数只关心传入对象是否有 quack 方法 + print(thing.quack()) + +duck = Duck() +person = Person() + +make_it_quack(duck) # 输出: Quack! +make_it_quack(person) # 输出: I'm quacking like a duck! ``` ## 类的约束